1.准备工作
选择合适的标准气体:校准所需的标准气体应具有已知的、准确的浓度,并且与被测气体的性质和范围相匹配。例如,若要校准用于检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s)的测试仪,可选择异丁烯等作为标准气体。
检查设备状态:确保测试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,外观无损坏,电池电量充足,传感器清洁且未过期。同时,准备好校准所需的工具,如流量控制器、注射器、气路连接管等。
2.零点校准
通入零气:将经过净化处理、不含被测气体的零气通入测试仪。零气可以是高纯度的氮气或经过特殊处理的空气等。通入零气的时间要足够长,以确保仪器内部的气体被充分置换,一般建议持续通入零气至少5至10分钟。
记录读数并调整:在通入零气的过程中,观察PID测试仪的读数。如果读数不为零,使用仪器的操作界面或相应的调节按钮,将仪器的示值调整到零点。重复此过程2至3次,以提高零点校准的准确性。
3.量程校准
通入标准气体:在完成零点校准后,将已知浓度的标准气体以一定的流量通入测试仪。通入标准气体的浓度应在仪器的测量范围内,并且尽量选择多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气体进行校准,以覆盖仪器的整个量程。
记录读数并计算误差:当标准气体稳定通入仪器后,记录测试仪的测量读数。根据标准气体的已知浓度和仪器的测量读数,计算测量误差。测量误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:测量误差=(测量值 - 标准值)/标准值×100%。
调整仪器参数:如果测量误差超出了仪器的技术规格要求,需要调整测试仪的参数,如灵敏度、跨度等,以使测量值更接近标准值。具体的调整方法可参考仪器的操作手册。一般来说,现代的PID测试仪都配备了微处理器和数字显示屏,可以通过操作界面直接输入校准系数或进行参数调整。
重复校准:重复上述通入标准气体、记录读数、计算误差和调整参数的步骤,直到测量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为止。
4.验证校准结果
再次通入标准气体:在完成量程校准后,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之前使用过的标准气体,再次通入测试仪,检查仪器的测量读数是否与标准值相符。
记录数据并进行对比:记录仪器的测量读数,并与标准值进行对比。如果测量读数与标准值之间的误差在规定的范围内,则说明校准成功;如果误差超出了规定范围,则需要重新进行校准,直至达到满意的校准结果。
